技術交流

雲深不知處:雲端商用軟體服務真的適合你嗎?

更新於

2009/05 發表的資通電子報–焦點文章:春燕來臨~軟體即服務(SaaS)正夯?!,探討當時正夯的軟體即服務議題,以及商業應用軟體在情境中的對應發展模式。距離現今剛好十年,這段期間因為科技與網路技術的進步、軟體工程技術的提升、資訊系統應用觀念的演化、商業模式的推陳出新,雲端應用更是蓬勃發展蔚為主流。那我們再來看看雲端商業軟體服務的應用發展到了怎樣的程度呢?

雲端型 ERP 較適合微型企業使用

近年來網路頻寬效能提升,後臺雲端平台容量加大、個人行動裝置的普及、多方平台營利模式多元,各種工具類、娛樂類或是社交類的雲端平台所提供的服務,例如電子郵件、雲端儲存、社群平台、線上遊戲、串流影音等都早已是主流。而近年商務應用系統的國際大廠或是新創公司,都開始積極推出雲端企業資訊應用服務,然而各方說法紛紜,有的說雲端應用(cloud)是條不歸路,也有的堅持專用的系統(on-premise)才有自主性,或是折衷兩種方式的混用(hybrid)。

Salesforce.com 是早期常被提及成功應用的商用軟體平台,也被視為標竿,而 ERP 方面更複雜的商用軟體平台則是前仆後繼的推出,但是真正成功的卻不多見。我們歸納來看,Salesforce.com 是屬於相對交易單純的銷售案例或客戶服務的紀錄過程,資料流程較短,資料一致性與內控勾稽要求也相較單純,所以比較容易有效果。但是 ERP 是屬於企業後台的資訊系統,作業流程跨越多個部門、交易運算複雜、異常例外狀況頻繁、資料要求絕對一致性、又必須符合內控內稽的要求,所以一般簡單的財會、進銷存功能的雲端平台,只能提供成本取向、需求簡單的微型企業使用,無法滿足初具規模以上的企業使用。

選擇雲端 ERP 您應該注意這六點

但是這幾年國際大廠如 SAP、Oracle 推出的雲端商用平台就不是只有前面所說的簡單功能而已,而是真正想要建構一個完整的雲端生態系,將各種功能導向平台,透過 API 來做完整連結,各個企業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彈性組合,跨平台將各種資料透過完善的 API 來交換,進而建構完美的美麗新世界(如圖一)。

圖一、透過 API 來做完整連結

那要達到這美麗新世界的奇異點(singularity),還有什麼需要克服?或是需要等待哪個合適的時機點?我們針對中大型以上企業想要導入的雲端資訊系統,列出目前可以看到的問題來探討:

一、建構與營運成本結構

傳統的專屬 ERP 系統導入成本結構,各大項目比例約是

軟體授權:顧問導入服務:客製開發 = 1 : 2 : 3~5

如果採用雲端服務的話,第一項的軟體授權費用可以改為租用形式,但是拉長時間攤提,也不見得差異太大;而第二項的顧問導入服務仍然是必須要的;第三項的客製開發也無法完全避免。如此一來,兩種 ERP 的導入模式,成本差異並沒有很顯著的差別。

二、雲端生態體系未完善

雲端商用軟體服務平台,仍然需要有顧問團隊可以提供諮詢服務、也要有客製開發的團隊提供差異化的程式開發。但是針對新的系統,還在市場開拓階段,市場需求並不明朗,具服務能量的團隊仍在觀望不敢投入。而服務能量與品質不夠,也造成市場客戶不敢選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迴圈,導致雲端商用軟體服務的生態體系無法完善。

三、功能系統的組合彈性

由(圖一)來看,雲端商用軟體服務可將各種系統透過標準的 API 資訊接口來互相連接,無縫組合成一個平台。如此企業用戶可以根據需求,選購需要的系統或功能。但這個前提是企業所需要的資訊服務雲端系統都已經完備,並且所有系統之間可以提供各種資訊交換所需的 API 接口。而這兩個前提,目前都還是在累積進化當中。

四、平台間的介面整合度

五、企業資訊安全的疑慮

去年 facebook 陷入濫用客戶資訊,執行長還被美國國會傳喚作證,並且承諾改善不會再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並不是單一的案例,從大到小的雲端平台營運商都有可能會遭受到惡意的窺探或是發生無意缺失,造成企業或個人資料外洩。對於大型企業而言,因為法律賦予的義務、或是消費者的社會責任要求、市場領先優勢的競逐,將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圖二、遭受到惡意的窺探

六、大數據運用權責歸屬

分享一個國外發生的案例,企業購買了雲端資訊平台服務,也在這系統上累積了企業本身的數據,又找了第三方來將系統上的企業資料進行分析運用(圖三),結果雲端資訊服務營運商主張沒有付錢的第三方違法間接存取其雲端平台數據,要求對加值服務收取額外的費用。這也是各種雲端平台營運商透過提供免費服務,來換取企業或個人資料當做營利的模式,造成使用雲端服務平台的企業有潛在被剝削或掌控的風險。

圖三、雲端服務平台有潛在被剝削或掌控的風險

雲端商用軟體服務的市場,還正在形塑發展,哪一種模式會成形,哪一個競爭者會勝出,都還在未定之天。對於想要嘗鮮的企業客戶,可要小心的停、看、聽,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方案,並且保留轉圜餘地,將企業承擔的風險降至最低。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