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寫

如何用 MES 系統提升設備管理與生產效率?

在高度競爭的製造環境中,「設備管理」的優劣直接影響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任何一次非預期的設備停機,不僅造成產能損失,還可能導致交期延誤與品質異常。導入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製造執行系統),可實現設備資訊的透明化與數據化,進而建立完善的機台預修保養與維修管理機制,有效提升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整體設備效率),實現穩定且高效的產線管理。

為什麼製造業需要 MES 系統強化設備管理?

傳統的設備保養方式往往是「事後維修」,無法提前預測風險,也難以追溯保養紀錄與使用零件,造成停機時間延長、維修成本增加。透過資通電腦 ciMe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製造執行系統)能有效解決這些痛點,透過預測性保養、異常回報、維修追蹤與零配件管理等功能,從根本上降低突發停機風險。

ciMes 如何強化設備管理與預修保養效益?

  • 降低非計畫性停機風險

    透過 ciMes系統化的監控與預警機制,提早發現潛在問題,將設備損害與停機時間降至最低

  • 保養記錄可追溯

    所有設備保養活動皆有詳盡紀錄,確保保養不漏做,以利日後查詢與稽核。

  • 維修流程透明可控

    從異常回報到派工、處理、完工,全流程透明可視,大幅提升維修時效性。

ciMes 機台預修保養模組 – 智慧化設備管理核心

資通電腦 ciMes 製造執行系統的 PM 機台預修保養模組(Preventive Maintenance),可確保機台處於最佳運行狀態,有效提升設備稼動率。

  • 智慧保養即時啟動:從監控到工單自動化

    ciMes 能深度整合設備監控數據,即時追蹤關鍵生產參數。一旦偵測到異常,系統會自動產生警報,並開立維修工單,將設備損害降至最低。

  • 預防性與預測性維修管理

    企業可根據設備實際使用週期、累積使用次數,精準排定保養計畫。ciMes 更能進一步預測關鍵零件壽命與潛在故障風險,大幅減少非計畫性停機。

  • 完整設備履歷,決策有依據

    ciMes 會詳實紀錄每次的設備維修與保養活動,包括時間、人員、內容、更換零件等。這些完整的設備履歷不僅有利於新進人員的經驗傳承與訓練,更提供了長期分析的寶貴數據,作為設備升級與汰換的依據。

ciMes 保養/維修作業流程

【保養流程】

  1. 設備建立保養策略(週期/使用次數)
  2. MES 自動建立保養任務與通知
  3. 現場人員依保養工單執行保養)
  4. 完成後填寫保養紀錄、拍照與簽核)
  5. 系統記錄履歷、更新狀態

【維修流程】

  1. 操作人員回報設備異常狀況
  2. 系統自動建立維修工單
  3. 派工維修人員到現場處理)
  4. 完工後記錄修復內容、停機時數、使用零件)
  5. 系統統計維修紀錄

導入 ciMes 預修保養模組的 5 大效益

  1. 1. 提升設備稼動率

    透過即時監控與預測性保養,減少非計畫停機時間,平均可提升設備稼動率 10–25%,大幅提升生產效益。

  2. 2. 降低維修成本與備品浪費

    系統化管理維修工單與零件更換紀錄,避免重複維修與備品過度採購,平均可降低維修成本 15%,優化生產成本。

  3. 3. 提升保養作業準確率與一致性

    標準化的保養流程與完整設備履歷追蹤,減少人為疏失,全面提升保養品質與作業一致性。

  4. 4. 強化決策依據與預算規劃

    透過設備履歷與維修數據分析,協助管理層制定更精準的設備汰換與投資策略,實現智慧製造的數據決策力。

  5. 5. 知識傳承與人員訓練更有效率

    新進人員可透過 MES 系統快速查詢歷史維修紀錄與標準操作程序(SOP),降低學習曲線,減少對資深人員的依賴,提升團隊生產力。

邁向智慧製造:從設備透明化管理開始

在智慧製造浪潮下,企業必須從「設備數位轉型」開始強化內部體質。ciMes 製造執行系統讓設備的設備狀態透明可視、維修行動即時可控,才是打造高穩定、高效率產線的關鍵一步,也是企業邁向智慧製造的核心基礎。

延伸閱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