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台灣人資管理 成熟度具優勢

本文出自工商時報e人資知識版

面對人力資源全球化的趨勢,台灣企業不斷吸收人資管理新知,並樂於推廣應用。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秘書長于台柱(上圖)認為,台灣企業的人資管理多已跳脫人事行政之窠臼,競相向上提升,扮演企業組織發展優化角色,而得以協助企業團隊共築願景,並成為台灣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強勢後盾。

台灣人資管理 成熟度具優勢

在「兩岸人才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召開之前,于台柱接受專訪時指出,台灣企業在創造經濟奇蹟的過程中,不憚於轉型突破、追求卓越,在人資管理方面,莫不以外商先進作法為學習目標,力求截長補短,如今已奏收宏效;相較於對岸尚在摸索蛻變階段,台灣廠商人資管理之成熟度,仍具有讓大陸產業短期難以僭越的優勢。

于台柱表示,即以人員招募為例,台灣廠商早已採多元走向,無法從傳統的報紙分類廣告或私人推介管道得到滿足,如今除網路徵才外,甚至仿照外商透過專業仲介或獵頭服務,延攬所需人才。而在面談方面,台灣很多企業也要求人資部門先行把關過濾,再向用人主管推薦,甚至參與評選決策,大幅擴充人資部門的揮灑空間,並強化其對企業的貢獻定位。

掌握適性發展

談到人才評選標準,于台柱強調,過去台灣企業特別重視應徵者的學經歷,如今也參考外商作法,紛紛轉移重點,將人品道德、工作價值觀、領導特質、背景查詢及發展潛力等,納入考評範圍,對人才適性發展,提供完整的掌握度,而更有利於企業管理的優化和成長。

至於在教育訓練、績效評估、eHR系統、接班人計劃、員工職涯規劃等人資管理領域,台灣企業亦不遑多讓,研擬合理方案,直追外商水平,逐步落實推動,而獲益匪淺。

就人力供需來說,近年來台灣失業率攀高,顯示整體就業市場「量」的傾斜現象;卻又發生高科技人才荒,同時暴露了人力資源「質」的缺口光景。于台柱舉例說,台灣目前人才荒最嚴重的職缺,包括韌體工程師、IT研發、軟體系統、光電通訊、金融業務、電話行銷等,其中韌體工程師每8個工作機會只能找到1個應徵對象;反觀行政職務每1個工作機會卻多達8至9個求職者卡位,顯見台灣人力供需失衡,呈現兩極發展。

兩岸互補共創雙贏

上述人力供需結構性差異,雖導因於產業外移、外勞政策等變化,如能充分掌握台灣人資條件的優勢,順應調整全球化的人資佈局,與對岸加強互補,則未來仍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于台柱強調,兩岸人才選、用、育、留及管理的成熟度雖有落差,但近年來大陸企業國際化腳步加快,人資管理觀念急起直追,台灣企業更應當及早未雨綢繆,調整企業發展方向,往更高的附加價值服務規劃,俾在全球化時代掌握發展利基;同時在人資市場上,加強兩岸交流,共創雙贏機會。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