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常有某些社會現象、人物、事件、科學技術或是工藝產品主導一段期間我們會稱為「XX時代」,例如文藝復興時代、少子化時代、蔣經國時代、電腦時代等等;但是任何時代都有其階段性,可能是人物凋零了、產品技術過時了、群眾失去興趣了、被新事物取代了等等。
兩個時代的過渡期間,如果前一時代已經消退,而下一主導的時代尚未成形或明朗,通常這一渾沌未明的階段會稱為「後XX時代」,例如最近常討論到的,資訊科技發展到的個人電腦的曾經極度風光過,我們稱之為「PC 時代」,但是目前因為有網際網路的普遍及行動通信設備的平民化,加上 Apple 公司的革命性創新如 iPad 等產品的問世,導致個人電腦 PC 市場節節敗退,如惠普公司甚至差點宣布退出該市場;但是下一個替代性的產品真的是平板電腦嗎?這仍然是未定之天,所以稱現在這混戰的時代為「後 PC 時代」,大家都翹首期待到底下一時代會是甚麼光景?
以前是某個產品被下一個殺手級的產品所取代,至少都是可以理解與想像實體的物品;但有趣的是,時代的演進越來越複雜,科技越來越日新月異,下一個時代主導的到底是某個實體產品或是虛擬服務或是超乎想像的組合方式都未可知,例如軟片業者沉溺於過往的成功而忽視新的數位相機的發展而造成整個產業的淘汰。
我們看看目前世界上領導的資訊產品或技術服務的提供者如: Microsoft、Apple、Intel、Google、Oracle、Facebook 等等,目前都積極尋求下一時代的主導地位;可是我們看到這些企業都是不同領域與產品的領導者,本應該是各不相干的,但是現代的企業競爭已不是傳統的同類產品的銷售:比成本、比品質、比外型、比行銷通路、比售後服務的逐一對比模式那麼單純;例如觸控式平板電腦興起後滑鼠與鍵盤的生意就不見了。
所以前述的領導廠商都在其各自擅長的領域或產品上積極建立標準及培養教育市場消費者的觀念與習慣,來取代另一企業的產品優勢。例如資料庫廠商 Oracle、網路服務公司 Google 與電腦作業系統商 Microsoft 應該是各有擅長及專有的市場區隔,可是隨著網際網路的成熟,雲端概念如果完全普及,可能所有前端的設備就很多元,有行動裝置、thin client 等,就不需要笨重的 PC 作業系統,而後台就卻要有的大量的主機運算與儲存空間、大型資料庫系統、完整的網路服務等;這些都是關乎企業存亡的戰爭,所有領導企業都是戮力爭取下一時代的運作標準的制定權。
那麼,我們這些跟著世界潮流走的技術應用者及消費者在這過渡時期如何自處呢?如果選錯了邊,小則投資的浪費,大則造成企業的危機;過往也有很多鮮明的案例:就以媒體載體的標準競爭歷史來看:較久之前有錄影帶 VHS 及 BETA 的競爭,導致以前的錄影帶出租店要有分兩大區,錄影機製造商也有分兩大陣營,消費者買錄影機也要選邊站;最後由 VHS 系統勝出,原來選 BETA 系統的錄影帶出租業者、錄影機製造商及消費者都成了輸家。
但是殷鑑不遠,近年進化到 DVD 光碟系統,又有藍光 DVD 與 HD-DVD 的標準競爭,最後雖由藍光 DVD 勝出,但是好像還沒嚐到完全勝利的果實,好像就被雲端的應用瓜分了一大半的市場需求。
另外如 3D 影像的技術也是必然的趨勢,但是顯像的技術卻也有多種:3D 眼鏡、裸視 3D、立體投影等;那種技術會勝出目前尚在發展中。不過,筆者直覺認為去看 3D 電影還得戴個大大的 3D 顯像眼鏡是很愚蠢的事,這只是個過渡型的產品而已。
資通電腦從事資訊產業逾三十年,精力許多次的資訊技術時代的轉型過程,我們一直本持公司誠信、服務、品質、創新的經營理念,與時俱進,隨時應用最新的資訊技術、開發符合企業需求的商業應用系統 ArgoERP,讓企業永遠保持在資訊技術應用領先的領先地位,創造企業經營競爭的優勢,達到雙贏的局面。在後 PC 時代協助各樣企業不斷創新,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