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焦點

打造企業營運新模式 迎戰生產力 4.0

工業 4.0 浪潮來勢洶洶,世界各國紛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從「美國 AMP 計畫」、「中國製造 2025 計畫」、「日本產業重振計畫」到「韓國製造業創新 3.0 策略」等。臺灣則以「生產力 4.0」做為下一階段的科技產業政策。

翻轉商業、農業、服務業的營運模式

生產力從 1.0 到 4.0,其實就是台灣產業發展進化的過程。從最早 1.0 的生產製造自動化;到 2.0 的產業自動化;而生產力 3.0 模式正是目前台灣多數產業正在進入或現行階段,3.0 除著重生產製造自動化、電腦化外,還包含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及製造系統數位化;進入生產力 4.0 階段,則需納入資通訊科技,以及智慧化彈性(客製)生產系統,彈性運用 ERP 的資訊。

不同行業的產業升級方式迥異,總不能供應鏈上游已經邁向生產力 4.0,而下游廠商還停留在 2.0 或 3.0。

工業革命與我國生產力發展歷程圖
(資料來源:經濟部商業司,2015;製圖:資通電腦)

邁向生產力 4.0 的關鍵就在智慧製造

臺灣大學機械系教授陳炳輝指出,生產力 4.0 該定位為「智慧服務平台」,原本大量製造的產線應積極轉型提供可以隨時小批量客製化生產的能力。藉由虛實整合技術,搭配大數據的蒐集及分析,企業可快速提供符合個人化、多樣化等需求的產品,與產品供應鏈及製造、製程管理的細節扣連,達到精實製造、降低浪費。

透過物聯網的對話連結資料,即使是客製化產品、插單或急單,善用 ArgoERP 系統控管供應鏈上的每個細節,就能即時把握製造製程的品質。ArgoERP 即時與生產狀態連線,同時整合條碼、門市 POS、進銷存、財務等,更能與生產履歷直接串連,避免重工及錯誤,達到零庫存零浪費。還可透過 App 簽核系統,完美整合行動智慧,作為高階主管進行營運決策的分析參考之一,提升處理效率。

搭配資通電腦豐富經驗的系統導入顧問,詳實檢視各產業生產環節的真正細節,抓住藏在細節中的魔鬼,讓組織團隊快速擠身工業 4.0 之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