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查稅,向來是中國大陸進出口企業每年必經的震撼教育,最近海關總署向財政部申請一筆專款,將用於擴充海關稽查監管的專項審計經費,顯示各地海關對出口企業逃漏稅的查緝力道將加大,對許多加工貿易型的台外資企業衝擊不小。
據上海海關內部網站披露,著名電子製造服務供應商偉創力(上海)公司,日前被查出「擅自轉讓保稅料件」,被罰補稅二千八百多萬人民幣。由於過去台商因類似情況而挨罰甚至坐牢屢有所聞,此次海關加強稽查動作值得台商警惕。
「廿一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上海海關官員談話指出,海關總署向財政部申請的專項基金,「專門用於進出口貿易問題企業的核查」。官員表示,過去在出口貿易上,海關發現企業的違規線索,通常會聘請專業審計機構對問題企業進行核查。但因海關經費有限,聘請專業審計機構的費用往往是由「問題企業」承擔,進而影響海關對騙取出口退稅、走私等違規違法案件的稽查。
報導指出,首批專項稽核費用可能在今年六月到九月陸續到位,海關取得稽查專項費用後,將使海關在貿易企業稽查上化被動為主動。
至於稽查的重點,可從上海海關近日的案例一窺端倪。上海海關內部網站日前披露一則補稅案例,偉創力(上海)因擅自轉讓保稅物料,補稅2811萬元,問題出在偉創力代工摩托羅拉手機的批件。
偉創力內部人士則表示,偉創力既有大量往國外供貨的單子,又有向國內供貨的單子,而在內部ERP供料系統的管理中,兩者並不分開,「所以給國內供貨的生產線也使用國外的進口零件」。
該人士坦言,代工行業的利潤率一般較低,雖然營業額很大,但毛利只有0.5%至1%左右。如此特質給管理帶來很大難度,很多內部管理人員分不清「來料」和「進料」。
由於大陸台商很多都是「來料加工」的代工企業,在利潤不斷降低下,台商常透過金融操作、物料採買、避稅等方式,希望提高企業獲利。在避稅方面,多數台商雖都能遵守相關法規,但因有利可圖,仍不乏有些台商故意「轉讓保稅物料」。在海關即將加強稽查下,可預期未來模糊空間將縮小,台商應謹防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