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宅」

我的一位業界好友,日前向我吐苦水,他兒子說明年上半年要結婚了,朋友希望能請女方父母親吃個便飯,表達禮貌,他兒子說沒必要,而且每天正常下班,關在房間上網,一星期頂多和女友約會一次…這麼宅,哪像要結婚的樣子!我心有戚戚焉,因為看到太多年輕人宅在家,父母也煩惱。

「宅男」一詞的流行可追溯到 2005 年 8 月的台灣 BBS 站批踢踢實業坊的版面,說整天待在家裡不出門很「宅」,從此「宅男」、「宅女」一詞在台灣大肆流行。現在使用「宅男」、「宅女」,一般而言主要是指整天待家裡(或宿舍),不擅與人相處,生活圈只有自己的人,與日文中的「御宅」(OTAKU),原本尊稱對方的敬語,南轅北轍。

由於網路發展日趨健全,資訊垂手可得,所謂線上購買商品,線下提供服務的"O2O 營銷模式"快速在市場興起;在家裡,網路能提供所有服務。「宅經濟」強調的「不要管我」與卻要別人「和我溝通」的「宅男」、「宅女」流行方興未艾。

「宅」不是壞事,因為「御宅族」是指熱衷及專精某些事務,我鼓勵採這些事務和在公司從事的工作聯結,以創造雙贏。日前在公司向工業局提出「財務金融交易系統研發計畫」的複審中,看到公司同仁和評審委員的精彩對話,不是攻防,而是在圖形處理在財務金融運用的共鳴,發揮出才華洋溢的專業對話。我非常鼓勵如此深入的研究。

然而「宅一族」也要融入實體社會,浮出水面,呼吸不同空氣,這就需要主動搭訕參與公司各種活動,總不能連隔壁同事是誰都不清楚,公司是宅宅觀察社會現象的一個熟悉場景,更是一社交場合,讓大家融合。希望「宅一族」都成為「御宅族」。因為人總不能宅一輩子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