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宅」要宅的有智慧

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報導,2014 年世界辯論大賽冠軍隊伍,美國哈佛大學辯論隊,竟在一場辯論賽中,輸給美國監獄裡的重刑犯受刑人。「大家如果認為囚犯隊靠同情分獲勝,那就太錯看他們了,他們的學術水準令人印象深刻。」辯論賽主審 Mary Nugent 事後如是說。因為資訊泛濫,導致哈佛大學辯論團隊如一般普羅大眾,習慣用網路搜尋引擎尋找資料,等同思考外包,任由解決問題的能力荒廢。而囚犯隊卻因身在監獄,處處受限,只能閱讀書籍及文章,欲能突破萬難,養成遇到問題,獨立思考,終於贏得辯論賽。他們是真正的「宅男」,可是卻「宅」的有智慧。

日前聽中央大學認知心理學暨神經心理學洪蘭教授演講,談有關「閱讀的神經機制」,她認為閱讀和創造力是同一神經機制,一個人透過閱讀能激發出更多的想像與思考,增加他的知識資料庫,對他的判斷及處理事情能力,必有很大幫助。而且只要讀完這一本書,就得到了該作者的經驗,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透過閱讀能開啟視野、累積前人的智慧。閱讀只是基本功,要學會透過大量閱讀,並習慣將產生的訊息,在腦海記憶中歸檔,嘗試掌握不同事件的彼此關聯,再從記憶中挖出相關資料加以組合,就如同找不同領域的專家。就一個議題腦力激盪,產生火花,這就是「創新」。「宅」不是不好,而是要有方法,經由系統化的訓練才不致陷入死胡同。

時常聽同仁就某一個議題提出報告,幾乎都是透過網路搜尋,顯見由於平時閱讀不夠,無法整合消化所有資訊,一份報告只是拼湊了事,不但深度不足,而且沒有自己的看法,有時真的有不知從何挑剔的無奈。

臉書創辦人查伯格(Mark Zuckerberg)、蘋果電腦的賈伯斯(Steven Jobs)、微軟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都曾是宅宅一族,所以他們才能專注創造超凡的技術或平台,但他們擁有多元化特質,使人生實現更大的自我世界,擁有更多玩樂與暢快~你有夢想嗎?就讓我們時而低頭專注,大量閲讀,大量而心無旁騖的系統性吸收資訊;但要整理所有消化的資訊,透過自己架構重組,在面對不同問題,能快速抉擇整合,智慧表達融會貫通的圖像資訊,時而抬頭看看週遭,你更能擁有環抱生命的自在!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