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專欄

ERP 發展的歷史

現代的企業經營者早已體認企業e化是在因應日趨全球化的激烈競爭中必要的投資;企業e化至今已是所有企業求生的必要手段,如果能極致發揮e化的優勢,更是領導企業追求卓越的致勝工具。如今大家也都認同ERP是企業e化的基礎核心,所以,核心ERP系統建置穩固的話,後續e化的擴充是水到渠成且事半功倍的;但是,深入探討之後,市場上的ERP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功能差異又甚大,讓人莫衷一是,無從選擇。

讓我們來看看市場上ERP產品的發展過程。從ERP這個名詞被提出以來,雖然近二十年,但提出時也並不是原創的概念,而是企業資訊化需求的趨勢。因為資訊軟體及硬體技術的進步,使企業原先分散的財務、配銷、製造等系統可以整合並發揮更大的管理綜效。而許多企業管理的研究者或單位,例如著名的美國生產及存貨管理協會(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APICS)整理歸納許多企業管理的方法論,而國外領導應用軟體廠商(SAP、Oracle、Baan…),以此方法論為基礎,配合市場需求,開發出套裝式ERP系統。因為改變原先企業e化都是以專案開發方式進行,投入成本高且耗時長。所以,套裝式的ERP導入便成為企業e化的主流方式。

十餘年前,國內資訊市場上的產品大都是小型的財會或是進銷存軟體,且都是獨立運作,使用的平台技術也都是PC DOS的類型,但是,因為前述世界ERP的風潮,雖然整體架構並無太大改變,卻也都紛紛改稱為ERP產品。這類產品可以滿足小型企業的簡單要求,卻無法滿足中大型企業日趨複雜的需求。企業又因資訊委外趨勢,不想再自行開發軟體。所以,大約十年前,國外ERP產品市場紛紛進入台灣市場,搶佔大型企業ERP的市場。雖然國外企業應用資訊系統有文化及地域管理的差異,但是,因為國內產品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大型企業紛紛導入國外的ERP產品,與國內ERP產品涇渭分明地分佔市場的兩端。

資通電腦了解國外產品成本高又無法完全符合台灣(甚至是兩岸)的特殊經營型態需求;而國內產品又受限產品架構及技術的瓶頸,無法滿足多角及跨國經營的要求;十年前即開始投入大量資源開發出ArgoERP產品,應用APICS等嚴謹的企業管理方法論及最新的資訊技術,並參酌兩岸企業的實際需求,改良國外ERP產品的應用瓶頸,同時大幅降低導入成本;彌補國內ERP產品的極限,且符合企業國際化成長的要求。經過眾多導入實例成功驗證,確能達到資通電腦當初發想的初衷,為國內企業e化提供最佳的選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