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交流

工廠自動化系列二:自動化前要有甚麼準備?該做哪些評估?

更新於

怎麼開始自動化,第一步建議怎麼做?

導入自動化前,需先確認導入的目的。例如人工取得困難與降低人力成本就是兩個不同的目的,前者為剛性需求,後者須進一步分析投資報酬率,例如新購的自動化設備會有維修成本與折舊攤提,停機造成產能損失,自動化程度高的產線須要增加 CIM(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電腦整合製造)工程師維持運作,如目的只是為了減少一兩個作業員的人力成本,可能不是個好主意。除前述之外,常見的目的還有增加產量、改善品質、避免危險與高負荷的人工作業、行銷廣告等。

再來就是自動化的規模,這與投入的成本與後續維護的複雜度息息相關,甚至呈指數成長。例如從設備狀態監控、設備 EDC(Electronic Data Collection;電子資料收集)、自動化製造單元、自動線,一直到自動化工廠。這些前提的基礎是設備之間具備串聯能力;或是另外施工將設備訊號接出,但依設備商或設備特性會有一定限制。

建議先從簡易又能帶來前期效益的做起,循序漸進的改造整個工廠,避免一次投入過多、規模過大卻難以回收或維護,畢竟人機料法環與原本的不同,要接手營運會衍生不少新問題要處理。

就經驗來看,將工單資訊與設備資訊進行整合,或者建立一個自動化製造單元,成效較高;前者將資訊整合節省人工輸入資料與提升資料正確性,導入時程也較短,後者用於量產型產品效果較佳,待使用者對自動化有信心後再逐步更換其他工作站。

評估事項:

從自動化製造單元到自動化工廠,前期的評估規劃作業相當的重要,卻容易被忽略,複雜的製造單元或自動線,可尋找 3D 製造模擬的廠商規劃 Layout 與自動化流程,例如規劃一隻機器手臂對 N 個機台的製造單元,自動化設備與周邊硬體的擺放,檢查設備移動中是否會產生干涉(碰撞),自動化模擬並調整出最大的產能或最高的稼動率,以及最適合的數量 N。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若硬體建置後才變更 Layout,衍生的重新安裝、調教、測試的成本往往相當昂貴,百萬以上的代價屢見不鮮。所以,此階段的規劃著重於可行性、效益最大化的評估,而另外需注意的是單一工作站產能變大,可能會因此造成過多的在製品而只好關機停線,反而無法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機械手臂

機械手臂應是大多數人對自動化的第一印象,也是眾多設備中少數的主動性設備,加工設備大多都是處於被動,因而製造單元中的機械手臂控制了多數的物流作業,對於小型工件且製造速度快的製程多搭配四軸手臂,大型且移動較複雜的則以六軸居多,視情況可加裝俗稱第七軸的走行軸。

相對於量測或加工,較簡易的是進行設備上下料,而目前已有大廠的機械手臂搭配 AOI(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自動光學檢查),可減少累積誤差造成的座標定位問題,並根據 AOI 判斷取放工件的位置,也可透過 AOI 進行工件尺寸的量測。量測或加工的難度相較之下就高出很多,例如拋光、研磨、焊接等作業,各大機械手臂品牌的強項就各有不同,也因工件形狀的複雜與精度要求影響成敗。近十年來機械手臂售價已較早年降低不少,甚至接近 50%,對於有意導入自動化的公司也是誘因之一。

系統整合

系統整合也是整體評估重要的一環,主角其實是工件本身,系統幫助工件帶出製造資訊去完成整段加工流程,關鍵就在於工件身分的辨識。當工件進入到製造單元時,透過工件或載具上的條碼或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以感測器辨識身分,與 MES 取得相對應的製程配方 ID(Recipe)、派工(Dispatching)資訊、EDC 等等,ID 合法的工件進行加工並收集資訊回報 MES,如進出站時間、EDC、使用的設備等,非法的則移至排出口。

至於要進行彈性製造,則少不了上下位系統整合,一方面須要依工件更換設備上的配方,另一方面需搭配彈性夾治具、自動換爪、自動換模系統、自動刀倉,才可減少換線時間,硬體在這部分有時反而是最難的項目。

閱讀更多